发布时间:2021-06-10 浏览次数:1227
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是每年的五月初五,关于端午节的来历,我们所知道的是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而后演变的端午节,除了有纪念屈原的说法,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,比如吴越民族图腾祭说;起于三代夏至节说;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。不过,影响最为广泛的还是纪念屈原的说法。
那么纪念屈原的具体说法是什么呢?武汉陵园带大家去了解一下吧!
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,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,世界文化名人。他创立了“楚辞”这种文体,也开创了“香草美人”的传统。代表作品有《离骚》《九歌》等。
在我国历史上,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。相传,屈原投汨罗江后,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,一直行至洞庭湖,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。那时,恰逢雨天,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。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,再次冒雨出动,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。为了寄托哀思,人们荡舟江河之上,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。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,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,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,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。
所以在端午节这天我们会吃粽子、赛龙舟,还有挂菖蒲`蒿草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、悬钟馗像、挂荷包和五彩丝线等传统习俗。
24小时咨询热线:87499400
24小时服务专员:18171111044